“大國重器”顯身手,中國工程機械扎根“一帶一路”
發布時間:2023-06-19 07:32
來源: 上海證券報
山河智能裝備、三一重工履帶起重機、鐵建重工裝備助力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郭晨凱 制圖
中聯重科塔機助建卡塔爾世界杯盧賽爾體育場
鐵建重工裝備在阿聯酋伊提哈德鐵路二期D標項目上施工
在地中海沿岸的埃及阿拉曼新城,廣袤的沙漠中,中聯重科的各式“極光綠”裝備分外亮眼;在印度班加羅爾地鐵建設項目上,來自鐵建重工的“地下蛟龍”——四臺盾構機集體出動;在贊比亞非洲第一大銅礦盧姆瓦、莫桑比克的馬普托跨海大橋等項目上,隨處可見“三一”的機械設備。
這些只是縮影。
“我國工程機械裝備早有出口,但最近10年,變化尤其明顯,逐步從‘出口’走向‘融入’,從‘出海’走向‘扎根’。”作為一名一線親歷者,中聯重科海外公司副總經理伍偉恒感觸頗深,“最近幾年,工程機械行業的海外收入與訂單成倍增長。”
隨著“一帶一路”合作的不斷深化,東南亞、非洲等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明顯提速,以中聯重科、鐵建重工、三一重工、柳工、山河智能等為代表的我國工程機械產業龍頭踴躍出海,融入、扎根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建設中。
在架橋修路、挖隧開礦等基建工程上,我國工程機械產業龍頭“無所不能”,助推當地逐步“舊貌換新顏”。同時,它們還直接參建水源工程等惠民項目,解決當地就業,培養當地管理層及工人,堅守本土化發展并“授人以漁”。
“一旦我們進入海外市場,讓客戶有機會了解中國制造的工程機械之后,很快就會在當地市場擴散,如東南亞、中東、拉美、非洲等市場,相信未來幾年我國工程機械裝備的市場份額將保持高速增長。”一家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。
“一帶一路”上顯身手
6月中旬,在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綜合體項目上,中聯重科最新的中東定制版拖泵完成交付。由此,中聯重科各類混凝土機械、塔式起重機、汽車起重機等齊聚一堂,火熱施工。
埃及阿拉曼新城是當地2030規劃中的重要戰略城市之一,未來將建成埃及的“夏都”。作為阿拉曼新城建設的起點和中心,超高層綜合體項目包括1棟約300米高的多功能標志塔T01,4棟約200米高的超高公寓樓以及部分市政工程。T01標段主塔樓建成后,將成為非洲最高的全鋼筋混凝土超高層住宅。
“項目施工方選擇中聯重科作為主要的混凝土設備供應方,并簽下了包括泵車、攪拌車、拖泵、攪拌站在內的成套設備采購協議。項目混凝土使用總量約40萬立方米,其中約70%由中聯重科的混凝土設備進行生產和泵送。”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。
今年3月,鐵建重工應用于印度班加羅爾地鐵項目的第四臺盾構機成功出洞,助力隧道全線貫通。
班加羅爾地鐵被公認為地質最為復雜的盾構隧道之一,盾構機需穿越上軟下硬的復合地層和大量孤石群,巖石強度高達150兆帕,部分區間埋深淺且多次穿越古建筑群。
“這意味著鐵建重工出口印度該項目的四臺盾構機全部取得成功應用,也意味著我國自主生產的盾構機批量應用于南亞地鐵工程。”鐵建重工相關人士表示,掘進期間,鐵建重工盾構機“URJA”號拿下“日進尺冠軍”和“月進尺冠軍”,盾構機“VINDHYA”號在出洞后15天內完成二次始發,成為“二次始發冠軍”。
在進入非洲市場后,三一重工的設備參與了眾多非洲重大項目建設,包括南非世界杯場館、贊比亞盧卡薩卡國際機場、安哥拉最大水利項目卡卡水電站、莫桑比克的馬普托跨海大橋等重大項目。
在剛果(金)的世界級銅鈷礦山上,三一礦山挖掘機、礦用車等遍地可見。目前,三一挖掘機產品在當地整體市場份額超過30%。
“非洲路況不好,室外氣溫常年高達60℃,我們對出口到非洲的產品都進行了適應性改善,如出口到南非的三一汽車起重機、正面吊等設備均需通過南非本地的載荷測試,在礦上使用的挖機也加裝了自潤滑系統。”三一重工相關人士稱。
融入和扎根當地市場
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,無論面對何種海外目標市場,都應該堅持“技術是根,產品是本”,做好產品才能贏得市場認可;同時,要用地球村的思維做好海外運營布局,“越本土化、越國際化”。
20世紀末,中聯重科產品就曾出口埃及等國。隨著全球化進程加速,中聯重科通過海外并購、綠地建廠等方式持續讓資本、文化、管理和產能一起走出去。從2001年開始,中聯重科先后并購了英國Powermole、意大利CIFA、德國M-TEC、荷蘭Raxtar等裝備制造行業優秀公司。自2015年起,以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為核心,中聯重科加速在白俄羅斯、印度、巴西等戰略新興市場投資建廠,打造本地化制造集群。
目前,中聯重科全球本土化員工超2000人,產品和服務覆蓋七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“光靠產品出口是遠遠不夠的,只有融入、扎根當地才能真正實現國際化。”山河智能相關人士表示。
目前,山河智能分別在韓國、馬來西亞、泰國等地設立超過15家子公司,設置百余家代理商及多個二級、三級配件庫,外籍員工占比超過40%,組建包括本地化員工的銷售服務團隊和海外中心庫,建立了24小時運營的客服中心。
緊隨國家腳步,三一集團(下稱“三一”)第一時間成立了“一帶一路”項目部。10年來,三一不只實現了產品的加速出海,更將智能制造扎根“一帶一路”。
2022年8月,三一印度尼西亞“燈塔工廠”下線了首臺SY215CKD挖掘機,標志著三一第一座海外“燈塔工廠”建成投產,主要生產面向東南亞市場的13噸至55噸挖掘機,一期規劃年產能3000臺。此外,三一還將以這座“燈塔工廠”為依托,在當地建設培訓中心,助力當地制造水平提升。
“未來,三一將以這座‘燈塔工廠’為模板和藍本,在公司內部快速推廣復制,再建10座國際‘燈塔工廠’。”公司相關人士表示。
在非洲,三一在30多個國家設有常駐分支機構,擁有30多家優質代理商,90多個服務網點,設備遍及非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據統計,三一自有人員本地化率超過50%。在大量參與當地項目建設同時,三一技術人員多次組織各類培訓,將先進技術分享給當地,為當地培養了一批懂管理、懂技術的人才。同時,不少非洲學生還選擇到三一工學院深造,學習工程機械類、制造類專業。
目前,三一在非洲已深耕20年,在非洲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近170億元、設備保有量超過18000臺。
工程機械業國際化加速
一家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,經過多年發展,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實力與品牌得到了較大提升,“接下來,我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的國際化將步入新階段,海外收入占比與規模都將快速提高,這是產業鏈的共同方向。”
數據顯示,2022年,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為470.33億美元,同比增長24.6%。其中,出口額達到443.02億美元,同比增長30.2%,在2021年的基礎上再創紀錄。
今年1至4月,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總額為171.12億美元,同比增長27%。其中,出口總額162.68億美元,同比增長30.5%。
國際化,正成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新的增長點。
2022年,三一重工在海外市場營收為365.7億元,同比增長47.2%,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達到45.7%,同比上升22.3個百分點。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海外主營業務毛利率穩步提升,2022年達到26.4%,首次超過國內市場的24%。
“2020年至2022年,三一集團在非洲市場的業務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5.3%,對非銷售額累計突破60億元。”三一集團方面人士表示。
“星邦智能成立的第一年即設立了國際營銷部,國際市場一直是公司重點開拓的市場。2022年,公司的海外銷售占比達到30%。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,2025年公司海外銷售占比要超過50%,2028年要超過70%。”星邦智能董事長劉國良表示。
“去年工程機械出口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9%,國際市場總體年收入約占公司總收入的四成,創歷史新高。”山河智能國際市場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,2023年公司出口依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,一季度出口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4%。
今年5月,柳工董事長曾光安表示,過去幾年,柳工實現了國際業務的一次又一次飛躍。2022年,柳工海外銷售收入突破80億元,海外營收占比超過30%。今年一季度,柳工海外銷售額再創歷史新高,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0%。
再看中聯重科,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為99.92億元,同比增長72.6%;海外收入在總營收中占比提升至24%,同比提升15.38個百分點。2023年一季度,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23%。
未來幾年,則被視作中聯重科國際化的關鍵期。“到2025年,海外收入將占中聯重科總營收的三分之一。”中聯重科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(責任編輯:休魚)
相關下載
BICES 2023陜西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西安召開
2023-07-18
BICES 2023河南交通市政系統專業用戶座談會在鄭州召開
2023-07-17
逐夢非洲,攜手同行!山河智能亮相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
2023-06-30

點擊排行